新聞中心
打通急危重癥住院通道,新開重癥病房,東直門醫院堅持“生命至上”,緊急擴容重癥救治資源
12月23日,臘月初一,東城區海運倉5號東直門醫院急診區域燈火通明。入口、走廊、導診臺、大廳、掛號窗口、收費窗口、取藥窗口的周邊和通道到處都擠滿患者。躺著和坐著的患者以老年人為主,再加上陪同的老伴或子女就顯得格外的擁擠。穿著藍色隔離衣的醫護人員快步急行在大廳和診室之間。已經夜里11點,仍然有孝順的子女推著年邁的父母走進急診的大門。
如果是在以往,身處如此環境,患者感受可想而知。但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急診室成為了生命守護的第一陣地。目前,東直門醫院東城院區急診就診人數開始保持高位。
急診急危重癥患者的住院通道全面開通
急危重癥患者收住入院,疏解急診壓力,就成為了當前搶救患者的重要舉措。雖然各臨床科室在這一輪沖擊中減員的比例遠遠高于社會面平均水平,但是在特殊時刻也紛紛表態:“只要和科室相關的疾病,不論病情多重,我們都收住院!”
目前,急診急危重癥患者的住院通道已經全部開通,正在有效地疏解急診的壓力。尤其是呼吸科,心血管病科、腦病科、腎病內分泌科、脾胃病科和普外科等,平均每天每位醫師要收住院2-3位重癥患者。全院職工是急診的強大后援,全力救治重癥患者,竭力挽救每一條生命,是當前形勢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內在要求。
全院共同支援急診,輪班輪崗全面跟上
面對急診急危重癥患者人數驟升和急診醫護驟降的巨大壓力,醫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統一調度全院人力資源,特別是醫護人員。不論是內科還是外科都第一時間向急診派出了支援人員,保證了急診接診能力和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緊急救治能力。各臨床科室支援急診的醫護人員,尤其是還沒有被感染的同事,在“幾乎無法避免感染”的背景之下,毅然來到急診工作,堅守在第一道搶救生命的防線,輪班輪崗全面跟上。
當連續高強度工作后,出現發熱癥狀時,沒有一位醫護人員提出來“給我7天病假休息”,只是說“給我3天時間退燒”。一旦不發燒了,又紛紛第一時間返崗,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支援急診。因為,急診患者也并非100%就是陽性患者。所以,患者既要被救治,也要防傳染。
堅持“生命至上”,緊急擴容重癥救治資源
12月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于印發做好醫療資源準備工作方案的通知》,就二級、三級醫院、定點醫院的ICU床位設置提出擴容要求。在12月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要求各地務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擴容和改造工作。
東直門醫院院長王顯表示,東直門醫院急診近期一直在維持高位運行。為了保證重癥、危重癥患者得到更及時有效的診療,東直門醫院東城院區將緊急改造綜合病房為重癥病區,通州院區已于12月22日開設了ICU三區,進行了擴容。目前,重癥床位數已經超過了總床位數5%,并配備1:1的可轉化的重癥病床,將全力以赴地疏解收治壓力。同時,除了場地和設備意外,培訓重癥醫護人員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撰稿:李文杰
素材提供:畢 瑋
單敏敏
審核:吳彩軍
李文杰
審閱:吳煥林
王 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