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使命光榮 責任擔當 共筑?都疫情防控屏障——中共新國展?艙臨時委員會第七臨時黨?部 (E1艙中醫醫療隊)
為積極響應北京當前緊張嚴峻的防疫抗疫形勢,根據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的任務安排,在上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牽頭,聯合東方醫院黨委、三附院黨委以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黨委組建中醫醫療隊,臨危受命于11月17日16時28分進駐酒店,為新國展方艙醫院E1艙患者收治做前期準備工作。
?、迅即響應、火速行動,大疫面前展大義
(一) 黨委重視,高效落實
按照上級緊急部署,各醫院黨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果斷落實,組織所屬人員堅決做到三個“第一時間”:第一時間動員,積極做好黨員干部思想工作;第一時間組隊,快速組建支援隊伍;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確定黨委統領、職能協調、支部落實的專項指揮鏈條,開通綠色通道,迅捷完成核酸檢測、信息流調等必要動作,確保人員結構齊全、專業配備合理,快速高效做好隨時奔赴抗疫前線的準備。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二)黨員帶頭、群眾支持
新國展方艙中醫醫療隊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委員會負責牽頭組織,由4家醫院黨委選派人員組隊駐艙抗疫。各單位黨委通過廣泛報名、層層篩選、專業選拔,最終確定隊員209名。他們來自不同工作崗位,包括醫師、護理、檢驗、藥學、行勤等專業人員。
(一) 政治引領,深刻動員
中醫醫療隊進駐酒店當天19:30分,全體隊員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戰前動員會。動員會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處二級調研員張斌主持。新國展方艙總指揮長、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做了講話、提出具體要求。他對隊員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勇氣和擔當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了殷切期盼。對此次新國展方艙的建設提出要堅持黨建引領,黨員主動向前,做好使命擔當,形成和發揚新國展方艙精神,做到“三自”即“自前一步、自我加壓、自找麻煩”和“四不”即“不負使命、不觸底線、不斷環節、不失責任”,努力扛起首都中醫藥人的抗疫大旗,讓黨旗在新國展方艙高高飄揚。
(二)成立組織,科學謀劃
進駐酒店當日22:30分,按照指揮部要求,為更快推動E1艙的開艙工作,中醫醫療隊隊長葉永安、領隊高淑瑞組織各家醫院領隊、支部書記、 民主黨派人士,在前期醞釀的基礎上,通過充分討論,成立了E1艙臨時黨支部(后根據新國展方艙臨時黨委指示,更名為新國展方艙臨時黨委第七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由高淑瑞同志擔任,其余支部委員為吳希、牛艷、劉玥、王棟、張海燕和張麗)。為保障各項工作快速推進,經黨支部第一次會議研究決定,根據黨員來源醫院,分為四個黨小組。根據艙內患者救治分工成立醫療、護理和院感三個組,并確定了組長人選。同時,根據艙外職能人員的專業特長,成立黨建(患者志愿服務)、醫政、護理、感控、患者轉運、信息、綜合協調、后勤保障、藥學、和物資供應十個職能小組,并指派專人負責。職能小組負責人中, 黨員占比75%。在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和廣大黨員戰斗在抗疫最前沿,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一)踐行使命,勇擔重任
入駐酒店的第二天早8點,全體隊員在隊長葉永安、領隊高淑瑞的帶領下,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崗前院感知識及穿脫隔離服的培訓、熟悉工作環境、領取物資設備、調試信息系統:各黨小組根據職責分工,內外聯動、緊密配合。11月19日19:23分,E1艙接到指揮部開艙命令,艙內、艙外隊員迅速集結、準備配套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設施,于22:45分正式開艙,由東直門醫院組成的13名醫療隊員首批進入方艙。11:50分第一批轉運來的40名患者入艙。當晚,全體支委、各黨小組組長,職能組長帶領全體行勤人員28人,配合艙內隊員,工作至次日凌晨3時,完成轉運來的七批次189名患者的全部收治工作(其中2名轉出)。
崗前培訓
開艙前準備
入艙前合影
(二)精誠團結,激發動力
面對初期艙內重重困難,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E1艙的醫護行勤團隊齊心協力, 在開艙8小時內,累計收治患者563名。各組工作有條不紊、高效運行,每名醫護人員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建引領的突出作用。特別是入艙患者傳染病卡的實時上報工作,是上級部門掌握全市疫情防控現狀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醫療隊通聯全市防疫大局的核心任務。由于受艙內辦公條件限制,隨著開艙不足24小時,867人快速入艙,艙內傳染病卡的上報工作壓力驟增。臨時黨支部連夜將此事向指揮部匯報,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指揮部總指揮長屠志濤、副總指揮長龔文濤會同醫療保障團隊專家現場調研指導工作。在聽取專家意見后,臨時黨支部創新工作思路,將傳染病卡的上報工作由艙內轉移到艙外,整合艙外電腦資源和醫師資源,加強院感、信息系統審核上報力度,集中全體艙外人員力量,開展患者傳染病卡的核實、錄入、審核、上報工作,經過通宵奮戰,最終完成傳染病卡的報錄工作。正是由于全體醫療隊員精誠團結,勇于創新,才確保此項關鍵任務高效完成,為全市防疫數據的精準貢獻了力量。
上報傳染病卡
審核傳染病卡
四、提升服務、增強福祉,強化制度作保障
(一)建立方案、培養人才
自開艙以來,臨時黨支部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始終把黨建引領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大任務,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實踐。12月2日,臨時黨支部召開全體支委會,討論修訂《新國展方艙臨時委員會第七臨時黨支部黨建工作方案 (草案)》。同時作出表彰E1艙首批優秀典型事跡、表彰名額的決定,并對各黨小組提交的優秀事跡材料逐一進行了審議。自黨支部成立以來,始終重視優秀青年培養,35人提交了入黨申請書,5人提交了思想匯報。開展了:“在方艙的日子我們與大家在一起”黨支部公示,黨員、醫師、護士、姓名、四亮等系列活動。
召開全體支委會
入黨申請書
(二) 強化建設、提升服務
臨時黨支部將黨建引領與醫療工作相結合,積極組織隊員擬定各項崗位職責、工作制度、流程,形成新國展方艙醫院E1艙工作制度流程匯編。在艙內一線,醫療隊員們各負其責,結合開艙后工作實際,臨時黨支部將救治患者和解決患者各類需求相結合,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優化各環節運行機制、暢通各方溝通渠道, 組織艙內黨團員,為艙內北中醫學生開展思政課,建立患者志愿服務隊,艙內累計招募志愿者96名,幫助患者解決各類需求90余件,收到各類表揚信 件27封。E1艙總床位1330張,截?12?8?,累積?艙 2976?、出艙2446?。
(三) 凝心聚力,增強福祉
針對關心關愛隊員,建立與各家醫院黨委、工會保障體系,根據隊員需求,提供所需的生活物資。開展隊員生日送蛋糕、鮮花活動,以多種形式增強隊員福祉,為全體隊員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 前方后方緊密配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二十大精神在抗疫 一線的貫徹落實,成為中醫戰線上踐行偉大抗疫精神的一 道亮麗風景線。
來源:東直門醫院新國展方艙E1艙中醫醫療隊
編輯:中共新國展?艙臨時委員會第七臨時黨?部黨建小組